内容提要:当代西方空间批评是20世纪“空间转向”在文学艺术批评领域的话语实践,由此带来了在学术思想的言说方式、阐释方式上的诸多变革,成为跨越人文、地理、政治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焦点,成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研究视角。本文主要对空间批评的诸多关键词进行分类阐释,力图从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具体层面勾勒出相对完整的研究图景,突出空间批评的问题意识和空间视角的语境化。在理论不断增殖的现状下,建构“文论—空间”的思考模式,刷新对文艺理论和批评的理解,尝试应用社会实践和理论纵深共享的空间理论知识体系。同时,将空间理论所蕴含的空间观念、空间意识和思维方法与中国文化实践相结合,突破传统地域文化研究的局限,理解我们自身社会文化中的空间问题,努力实现空间批评的“在地化”,使其服务于本土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关 键 词:当代西方/空间批评/关键词
标题注释:本文系国家社科基金重大项目“西方新马克思主义文论与空间理论重要文献翻译和研究”(15ZDB085)以及国家社科基金一般项目“当代西方空间批评关键词及其影响研究”(18BWW005)的阶段性成果。
作者简介:毛娟,四川师范大学文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主要从事西方文论与美学研究。
20世纪后半叶以来,西方学界经历了“空间转向”,空间批评是这一转向在文学艺术批评领域的话语实践:以新的空间观念为基础,创生文学研究批判功能新形态;研究空间如何通过自身意义系统的衍生表达意识形态、宗教信仰、民族关系、生态伦理等多维意义。作为21世纪西方最前沿的批评理论之一,它在学术思想的言说方式和阐释方式上产生诸多变革,成为跨越人文、地理、政治和社会学等多学科的研究焦点,生产出空间与网络、政治学、性别、后殖民等一系列新话题,成为人文学科的重要研究视角和新诗学的关键词。多位学者从后现代美学、当代政治、全球化、消费与经济等视点重新思考空间、时间和社会存在的辩证关系,拓展了文学空间研究的角度,加深了其深度。空间批评认为,文学在根本上是一种空间生产,文学与文学之外的世界之间的关系发生了根本变革。它探究文学作品空间蕴含的社会文化要素,还原作家的空间建构过程及其意义,为认识当代社会提供了一种途径和思维方式。
目前国内学者对国外空间理论做了不少译介工作,对空间理论家的研究也日渐丰富。但对当代西方空间批评的整体研究,尤其是对关键词的系统归纳和深度阐释还相对零散、薄弱。批评术语的发展是动态的,它不断与社会文化变迁发生互动。“关键词”是当代西方空间批评中最具代表性的概念或理论范畴,是批评家的试验场域和践行方式,以直观、具体的方式,为我们提供窥探理论的“入口”,揭示它们的生成语境、演变图景和理论价值。本文通过对这些关键词的整体把握和深度阐释,分析概念的内涵与意义,及其对当代中国文学研究的影响。
目前,国外空间批评理论产生了大量丰富的研究成果,主要体现在三个方面。
(1)社会关系与空间生产及其理论延伸:列斐伏尔使社会空间生产与社会关系互动成为西方空间理论的主体论域之一;福柯的“异质空间”本质上是一种“差异性空间”;索亚的“第三空间”成为历史、社会维度之外的第三种思考维度;卡斯特尔关注网络空间、信息社会变迁的总体空间表征,讨论技术背景下人们的空间感受在空间政治规约下的嬗变;戴维·哈维则深入阐释空间理论的核心诉求“空间正义”等。安德烈斯·泽莱尼兹、罗伯·希尔兹、安迪·麦利菲尔德、古内沃德纳和基普菲尔等继续对这一领域的空间理论做了延伸与拓展。
(2)文学空间批评:杰姆逊指出日常生活的文化经验已更多地受到空间维度的影响,体现出“文论—空间”研究的可能性;哈维的“地理—历史唯物主义”和“时空压缩”理论重新解释新语境下人们对时空的审美体验,通过不同艺术形态的具体表达来理解空间,透视资本主义社会背后的政治经济关系。西方文学批评界借助分析文艺作品的空间表达,发展出跨学科的“地理批评”,理论阵地是期刊《地理批评与文学空间研究》,其中贝特朗·韦斯特法尔阐明了地理批评的核心观念;罗伯特·塔利将“地理批评”称为“文学图绘”;加斯东·巴什拉借助文艺作品中的实体空间来建立“空间诗学”范畴;弗兰科·莫莱蒂则对小说空间进行了三重维度分析等。这些研究说明西方文学批评的空间转向是历史性的、多路径的。
(3)城市空间与批评问题:包括城市设计、城市生态学、城市政治学、城市经济学等。城市化进程及其产生的社会问题一直是资本主义诞生以来的重要论域,在后现代多元文化与全球化语境下进入更广泛的文化研究领域。城市空间问题不仅关涉发达资本主义国家的过去与未来,也能从其中审视第三世界国家的文化样态。这是一个新兴的、社会意义明显的研究视域。西方学者一直在做有价值的深入研究。
国内这方面的研究成果主要集中在两个方面,并提供了有相当价值的文献资源。
(1)空间理论的选择性译介:国外重要空间理论研究成果经过“空间旅行”进入中国。大陆学者包亚明、阎嘉、胡大平、陆扬、刘怀玉、汪民安、王文斌等,台湾学者夏铸九、王志弘等积极参与译介工作,诸如“现代性译丛”“当代学术棱镜译丛”“都市文化研究译丛”“后现代性与都市研究”等,翻译介绍了大量空间理论文献,让空间问题成为中国学界关注的热点话题和研究焦点。
(2)对后现代空间理论的评述研究:中国大陆经历社会转型和全新时空体验,并进入文学艺术领域和批评家的关注视野。学者们在译介工作的基础上,以“空间”为切入点,从文化批评、城市空间、消费社会、身体话语、性别种族、意识形态、空间哲学等方面展开某一方面的专人或专题研究。现有成果大多集中于列斐伏尔、杰姆逊、雷蒙德·威廉斯、戴维·哈维、卡斯特尔、爱德华·索亚等后现代空间理论或文学空间叙事。
因此,研究者较少对当代西方空间批评关键词及其在中国的影响做系统的、宏观层面的归纳与阐述;较少地把理论思考同本土经验和本土问题结合起来阐释。所以,我们需要利用现有译介和研究成果,融汇文学批评与空间理论,从宏观和微观、整体和具体层面进行归纳分析,呈现出相对完整的研究图景,突出空间的问题意识和空间视角的语境化。空间理论具有较强社会实践意义。在理论不断增殖的现状下,建构“文论—空间”的思考模式,刷新对文艺理论和批评的理解,尝试应用社会实践和理论纵深共享的空间理论知识体系。同时,需要将空间理论所蕴含的空间观念、空间意识和思维方法与中国文化实践相结合,突破传统地域文化研究的局限,理解我们自身社会文化中的空间问题,努力实现空间批评的“在地化”,使其服务于本土理论的创新和发展。
第一,空间批评基础概念与范畴研究。这是当代西方空间批评中最具代表性、本源性、开创性的关键概念与重要范畴,它们支撑并维系着空间批评的不断演进,使其具有浓厚历史底蕴、深刻思想根源和不断生长的可能性,并最终衍生出难以穷尽的当下形态。
(1)马克思主义维度:列斐伏尔空间理论标志着马克思主义研究的空间转向,他提出了“空间的生产”“空间实践”“空间表征”“空间政治”“社会主义空间”等空间概念,将空间置于全球化、资本、权力、意识形态等复杂因素的张力中,构建物理空间、精神空间和社会空间的统一,并彰显多重意义。戴维·哈维创造性地将地理学和“时间—空间”问题纳入马克思主义理论体系,提出在全球范围产生持续而深远影响的“历史—地理唯物主义”,以及“时空压缩”“空间修复”“地方与全球的辩证法”“空间正义”“资本的城市化”“反叛的城市”和“绝对空间、相对空间、相关空间”构成的“空间矩阵”等一系列引人注目的关键词,挖掘地理空间背后的物质生产与创造性活动的特性与力量,建构阐释现代与后现代审美体验的不同时空框架。索亚的“第三空间”实现了对传统空间观二元割裂的超越,展现出主体与客体、抽象与具象、真实与虚构、可知与不可知、重复与差异、精神与肉体等交错杂糅的“复调”状态,具有开放性和创造性。
(2)后现代维度:在资本主义全球性扩张中,空间从时间中解放出来,具有主导地位。后现代空间呈现出当下语境特有的“关系性”形态。鲍德里亚指出城市空间的超空间特性;杰姆逊用“超空间”来描述“后现代空间”;福柯揭示空间的权力生产及现代人生存境况之秘密,其“异托邦”“另类空间”“空间规训”等是蕴含历史维度的空间概念,展现出强烈的批判意识。
(3)符号学维度:空间理论利用符号学方法,揭示充满意义的社会空间所隐蔽的各种权力、知识对当代社会的控制。卡西尔的“感官空间”“知觉空间”和“象征空间”,苏珊·朗格的“真实空间”和“虚幻空间”,布尔迪厄的“空间区隔”,吉登斯的“时空分延”,德波的“景观社会”等,从不同角度阐释了空间的符号意义,让“空间”成为理解、分析和批判当代社会最重要的维度。
第二,文学—文化批评实践中的关键词研究,探讨从鲜活文本经验中生长出来的关键词。对“文本”的具体解读是空间批评的生动演绎和生命力所在。
(1)文学地理维度:迈克·克朗以“文学地理景观”为题,以“地区感”为切入点探讨文学空间内涵以及文学如何运用各种方式对现代性空间进行意义编码重组,从而揭示其文化政治内涵和社会历史意义。弗兰克·莫莱蒂是“地图制造者”,他认为地理形塑文学结构、叙事和风格,在文学内部形成“乡村空间”“城镇空间”和“国家空间”,这三重空间是多元开放和互文性建构的。
(2)空间叙事:巴赫金提出“时空体”,将空间观念植入注重时间性的叙事传统中,把文学审美确认为时空中的整体性存在。约瑟夫·弗兰克的“空间形式”和“空间并置”等关键词,确立了叙事空间,将研究指向语言的空间形式、故事的物理空间和读者的心理空间三个维度。西摩·查特曼通过区分“故事空间”和“话语空间”,说明视角与聚焦在文本空间研究中的关键性,这些对建构空间叙事理论起到决定性作用。
(3)身体与情感体验:庞蒂通过“身体空间”“客观空间”“知觉空间”等论证“空间也是一种身体感知”。布朗肖提出在作为内部空间而存在的文学与作为外部空间而存在的个体精神世界、生命体验之间建立紧密关系。威廉斯创造了“情感结构”,即人在日常生活中所获取并凝聚的经验、意义与价值观的“集合体”,用以描述时代变迁引发的文学、艺术、文化实践中空间观念的改变和现代人具有冲击性的时空体验。本雅明提炼的“文学蒙太奇”等概念,打破传统线性、同质化的思维方式,呈现出现代都市碎片化、偶然性、稍纵即逝的情感体验和对都市空间的新理解。巴什拉则通过分析家宅、抽屉等意象,探讨空间意象的现象学意义,强调心灵的主观性体验和文化原型在认识世界中的重要性。
(4)当代社会批判维度:杰姆逊提出“认知测绘”,在空间逻辑和审美体验之间搭建桥梁,审视个体在后现代空间中的位置,对资本主义全球扩张保持批判意识。哈维挖掘出如“创造性破坏”等一系列极具思想深度的概念,揭示从废墟中孕育新生的社会文化状态与现代性相伴而生的独特精神面貌。布尔迪厄的“文学场”则表明文学空间(场)的生产构成多元异质性的空间(场),该场域由各种权力因素合力而成,使文本空间充满“互文性”。这些观点带来当代文学批评思路的深刻转变。
第三,空间批评关键词的突破与创新研究。当代西方空间批评处在不断生长的动态演变中。理论家从各自立场和视域出发,主动发掘、援引、化用重要理论资源,将其与当代问题结合,形成一系列具有批判性和时代气息的理论术语和概念范畴。大致涉及以下六方面。
(1)空间与性别:空间理论传达着关乎人类身体权力的隐喻,揭示两性在社会结构中的地位,可以重新解释性别关系并探究人性。其中“空间女性主义批评”展现出尤为强烈的冲击力,思考家庭、制度、文化、精神性空间对女性气质的“编码”,以及潜藏其中的文化、政治、经济等深层动因,重构女性的空间定位。
(2)空间与后殖民:“后殖民”是充满含混张力的概念,它与空间地理学结合,以“第三空间”激励人们以不同方式思考边缘空间的文化意义,旨在突破种族、性别和阶级的二元对立,尊重由文化差异造成的多样性,重获审视的眼界。“第三空间”理论从空间维度架构超越殖民和后殖民的路径。
(3)空间与文化身份:从文化身份角度介入城市空间,解读城市空间隐喻和空间实体的辩证关系。这种空间既存在于特定群体对文化身份的表达和想象中,也存在于都市空间的重新整合和再创造之中。迈克·克朗和菲利普·韦格勒等强调空间的文化定位,提出“他者空间”等概念来探究空间的身份属性和不同民族文化赋予空间的意义,极大地丰富了空间批评的理论构成和批评思路。
(4)“虚拟空间”与“流动空间”:空间理论与电子媒介文化批判的结合。“虚拟空间”展现出对当代视觉文化的批判性解读。在全球化背景下,“流动空间”产生,网络空间孕育出“真实的虚拟文化”,它们革命性地改变了人们对空间的固有认知,并对真实生活世界产生全方位的塑造、影响和改变。
(5)空间与心理学:空间批评研究的内在深化。巴什拉揭示空间意象的心理学意义;萨克探究空间特性与情感的关系;城市研究赋予城市空间以身体和心理意义;心理空间理论更指出,心理空间是研究语言的关键,心理空间的关联与投射展现出空间的并置性、层级性与互动性。
(6)空间与记忆:“空间”是文化与原始思维、亲属、两性、社会等研究的重要切入点,是记忆传承的载体之一:记忆可以凸显空间的性质与功能,重塑空间意义;空间则以不同形式承载并叙述个人和集体记忆,是民族和国家身份认同的基础。
第四,空间批评关键词的中国化及“在地化”研究。中国文学批评的空间性研究成为近年的批评热点。空间批评与主体认同、族群性别、身份政治、空间权力等结合,成为知识分子介入社会,关注人类生存价值诉求在文学研究上的路径。这一部分的关键词展现出空间理论在中国化进程中生成的重要范畴。瞬息万变的中国经验和中国问题,开掘、提炼并塑造了具有学理性和当代意识的关键词。比如,周宪教授及其团队以转型时期中国社会光怪陆离的都市景观为考察对象,建构了具有启示性和开创意义的关键概念。周宪提出城市发展的“几何性”与“有机性”,前者用于表现直观具体、能被物理量度的层面,后者侧重描述都市在历史性发展中累积沉淀的文化底蕴和精神品格。殷曼楟分析博物馆等公共艺术机构,提出“空间萌化”这一颇具创见的理论命题。庞弘从空间、权力与资本关系入手,提出“弱者胜”这一转型时期空间分配中值得玩味的核心概念。此外,在对空间思想的阐发中,阎嘉教授提出的“马赛克主义”提供了可借鉴的思路。这一概念说明后现代社会不仅造成了游移、流动、分裂的时空体验,也直接作用于当代学术话语的生产,产生了不同的文化生态和精神性版图。在当代文学批评的总体格局中,不存在主导性的理论思潮或批评走向,各种观点学说如同马赛克拼图一般,既相互独立,又彼此对话,形成富有活力的独特景观。这种理论尝试为当下文学批评走向带来新的参照。它们不仅体现出学理价值,也能对当代中国空间问题的实际状况做出一定程度的合理解释。中国传统和中国语境是我们进行研究的现实基础。我们需要将西方理论资源与当代中国现实经验,尤其是当前空间生产和城市变迁相对接,有效理解当代社会种种文化现象与精神症候,促进“空间—文论”思考维度的“在地化”,推动空间批评在中国语境中的创造性转化,最终总结出能够体现中国空间问题与文学艺术批评相融合的,富有穿透力和阐释有效性的关键词群,带来中西概念之间的良性互动与对话。
总之,空间批评为我们阐释世界提供了一种可能性。我们对这些关键词的思考强调“语境”,也呈现出空间思维方式。上述关键词体现出空间批评的广延性、当下性和跨越性。这些内容相互指涉,构成相对完整的关键词图景,展现出研究的基本面貌和主导趋向,揭示当代中国学界对空间批评的创造性思考。一方面,对当代西方空间批评关键词做全景式归纳,将其与具体文学艺术和文化批评实践结合,重点分析把握主要特征和发展趋势,以文本检验批评的有效性,使关键词的内涵不断延伸和拓展。另一方面,立足中国语境和本土问题,以关键词为枢纽,在空间批评与中国当代文艺批评之间建构互文性关联,提炼出契合中国语境、具有穿透力的关键词,突出空间批评的“在地化”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