校园邮箱 登录 注册 退出

学校要闻

您当前位置: 首页 > 新闻公告 > 学校要闻
首届中国消费城市发展论坛在沪举办
2021年06月05日 15:29:50 作者:admin 点击:

  中国社会科学网讯(记者 唐红丽)11月5日,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等主办,上海数字化城市与交通研究所、文旅消费大数据发展中心承办的“首届中国消费城市发展论坛暨文旅消费大数据发展中心成立会议”在上海举行。

  国家发展改革委原副秘书长范恒山出席论坛并作主旨演讲,来自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家发展改革委国际合作中心,上海市闵行区人民政府、区发展改革委、区经委、区科委等部门,中共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上海社会科学院、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等机构的专家学者和有关人员出席会议。

  范恒山在主旨演讲中表示,首先,消费增长代表着社会前进的方向与品质。其次,消费增长成为主要经济增长动能的趋向在我国经济发展的进程中已经逐步体现出来。再次,新时代、新阶段发展要求进一步推动消费增长。在未来的发展中,必须大力拓展消费潜能,不断促进消费增长。未来国际环境的不确定性、复杂性将进一步提升,我国需要立足于国内,提升自身的消费水平和质量。对于如何大力促进消费增长,范恒山提出,一是提高收入水平增消费,二是提升供给水平扩消费,三是提高服务水平促消费,四是优化政策激励消费,五是改善条件诱导消费,六是优化环境活消费。他强调,在这些消费中,文旅消费是最具吸引力、最具包容性、最具创造力的一种消费,所以它的成长性也最强,关键在于怎样把它挖掘出来。

  上海交通大学城市科学研究院院长刘士林表示,以文化和旅游消费引领城市和区域发展的新模式已经初步形成,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消费城市发展创造了良好的社会条件和氛围。预计在“十四五”时期,一方面,由于文化和旅游消费具有深化文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的重要作用,以及丰富产业类型、优化产业结构、推进文化经济与实体经济融合发展的重要功能;另一方面,随着消费经济对国民经济基础作用的不断增强,文化和旅游消费对消费经济增长的优化引领作用进一步体现,以文化和旅游消费城市为先行先试的消费城市将成为持续深入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基础性作用的主平台,作为中国经济在双循环新发展格局背景下走向高质量发展的重要承载者,消费城市将为文化建设融入国民经济主战场、文化与经济形成良性互动新格局、人文城市引领新型城镇化作出独特和重要的贡献。

  中共中央党校公共管理教研部副主任、教授李江涛表示,消费性城市既是城市转型升级的重要选择,也是构建以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的新发展格局的关键支撑。当前,消费性城市的培育仍凸显出较大的滞后性。如何平衡城市单体规模和都市圈及城市群的关系,对于消费性城市体系的建设至关重要。同时,大城市的“消费性”特征不应是孤立存在的,城市各类布局的优化,亦构成了推动消费性城市良性发展的基础。

  北京市社会科学院传媒研究所所长,北京市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郭万超表示,文化消费不同于衣食住行等生活必需品,不是刚性消费,需要外力的推动,才能使人们已具备的文化消费能力转化为消费现实。这就需要大力提升市民的文化消费能力和习惯。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公共管理与人力资源研究所副研究员张晓欢认为,促进文化消费是构建现代文化市场体系和产业体系的重点内容,也是满足人民对美好生活向往的重要切入点。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文化消费从发展型转向享受型,对经济增长贡献不断提升,成就卓著。但是也存在增长速度放缓、区域差异较大、文化供给质量不高、与国家水平差距较大等问题。这既有经济增长的阶段性、周期性和区域差异性原因,也有文化市场的垄断性强、原创力弱、融合性差等原因。要提高新时代文化消费比重和质量,必须重视文化消费特殊性与群体差异性,以促进居民收入稳定增长为基础,以不断适应文化消费市场发展为目标,推动国有和民营文化资本通力合作,不断提升文化消费供给质量,并重视文化生产性消费和国际市场话语权的有效提升。

  华东师范大学终身教授宁越敏提出,我国已迈入中低收入国家行列,对文化产品的需求将不断增加。文化产业跨越制造业和服务业,与互联网结合紧密,在经济双循环中可以起到重要作用。文化产品的生产和消费在空间上呈高度集聚的态势,既有综合性的文化城市,也有专业性的文化城市;从全球看,有世界级的文化中心城市,也有区域性文化中心城市;而在城市内部,则形成专门的文化创意园区。我国城市化过程中,不仅要培育经济中心城市,科创中心城市,也要重视文化中心城市的培育。文化产业的发展关键在人才,同时要根据文化产业跨越不同部门的特点,制定针对性的政策。

  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所长沈开艳表示,“十四五”规划专门提到要形成强大的国内市场,构建新发展格局。从未来五年看,更重要的在两个方面:一是双循环,即国内国际循环;二是消费,扩大消费。就畅通国内大循环看,接下来可能要做的事情主要还是依托比较强大的国内市场,把生产、分配、流通、消费整个环节打通,把行业垄断、地方保护等进一步打破,形成国民经济良性循环,目的是降低整个社会的交易成本,完善扩大内需的政策和支撑体系,在未来可以形成需求牵引供给、供给创造需求,这是更高水平的动态平衡。

  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社会发展研究部原巡视员林家彬表示,扩大内需的关键是拉动消费。为此,一是要促进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使过去未能在国内市场得到满足的高端需求能够在国内得到有效供给。二是要进一步扩大中等收入群体,从而进一步扩大国内消费市场规模。三是创造有利于消费产品创新、消费模式创新的市场环境,从而有利于消费结构的升级和市场规模的扩大。

  论坛还成立了文旅消费大数据发展中心,并举行首届咨询委员会聘任仪式;发布了由刘士林担任项目负责人的上海交通大学“新型冠状病毒防治专项”软课题成果《新冠病毒疫情对文化和旅游消费的影响评估及对策报告》。